虚引
拼音: | xū yǐn |
注音: | ㄒㄨ 一ㄣˇ |
虚引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2.拉开无箭的弓﹐做出发射的样子。 3.毫无事实根据而乱加攀扯。
引证解释:
⒈ 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引汉蔡邕《荆州刺史庾侯碑》:“事亲以孝,则行侔於曾閔 ;结交以信,则契明於黄石。温温然弘裕虚引,落落然高风起世,信荆山之良宝,灵川之明珠也。”
⒉ 拉开无箭的弓,做出发射的样子。
引唐白居易《宣州试射中正鹄赋》:“愜羣心而踊跃,骇众目而翕习,若然者,安知不能空弯而鴈惊,虚引而猿泣者也。”
⒊ 毫无事实根据而乱加攀扯。
引《资治通鉴·汉明帝永平十四年》:“朗知其诈,乃上言:‘ 建等无姦,专为忠平所诬;疑天下无辜,类多如此。’帝曰:‘即如是, 忠平何故引之?’对曰:‘ 忠平自知所犯不道,故多有虚引,冀以自明。’”
网络解释:
虚引
字义分解
- 拼音xū
- 注音ㄒㄩ
- 笔划11
- 繁体虚
- 五笔HAOG
- 五行水
(1)(形)空虚(跟‘实’相对):~幻|~浮。
(2)(形)空着:~位以待。
(3)(动)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胆~。
(4)(副)徒然;白白地:~度|不~此行。
(5)(形)虚假:~伪|~名。
(6)(形)虚心:谦~。
(7)(形)虚弱:气~|血~。
(8)(名)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
(9)(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