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面
拼音:hé miàn
注音:ㄏㄜˊ ㄇ一ㄢˋ

合面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合仆,面朝下。

反面;背面。

对面。

整个一面。

引证解释:

⒈ 合仆,面朝下。

《元典章·刑部四·戏杀》:“﹝陈猪狗﹞用右拳於﹝赵羊头﹞后心打了一拳,本人合面倒地身死。”

⒉ 反面;背面。

⒊ 对面。

《儒林外史》第三一回:“左边一个楼,便是殿元公的赐书楼,楼前一个大院落,一座牡丹臺,一座芍药臺。两树极大的桂花,正开的好。合面又是三间敞榭,横头朝南三间书房后,一个大荷花池。”

⒋ 整个一面。

《红楼梦》第五三回:“这一条街上,东一边合面设列着寧国公的仪仗执事乐器,西一边合面设列着荣国公的仪仗执事乐器,来往行人皆屏退不从此过。”

国语词典:

调解使人和好。

网络解释:

合面

  • 合面,读音是hé/gě miàn,是一汉语词汇,解释是合仆,面朝下。
  • 字义分解

    • 拼音hé,gě
    • 注音ㄏㄜˊ,ㄍㄜ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GKF
    • 五行

    1. 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2. 聚集: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4. 应该: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5. 总共,全:合家欢乐。

    6. 计,折算:合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 拼音miàn
    • 注音ㄇ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MJD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