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不拢嘴
  • 【拼音】:  

    hé bù lǒng zuǐ

  • 【注音】:  

    ㄏㄜˊ ㄅㄨˋ ㄌㄨㄥˇ ㄗㄨㄟˇ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合不攏嘴

  • 【简拼】:  

    HBLZ

  • 【结构】:  

    动宾式成语

  • 【年代】:  

    当代成语

  •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 成语意思

  • 解释:

    指人高兴得关不住嘴

  • 出处: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2章:“他父母亲又会怎样高兴得合不拢嘴巴……”

  • 语法:

    合不拢嘴作状语;形容人的欢笑等。

  • 示例:

    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20回:“他暗透一口气,望着紧张得合不拢嘴的游七。”

    • 1、当他得知儿子获得省"三学生"称号时大喜过望,乐得合不拢嘴
    • 2、爱的孩子生日快乐,天天开怀合不拢嘴
    • 3、大海啊全是水,蜘蛛啊全是腿,辣椒啊真辣嘴,认识你啊不后悔。祝新年快乐,天天开怀合不拢嘴
    • 4、爸爸飞快地向我走来,我不顾一切地拨开人群,向爸爸飞奔过去,一下子,蹿到他的身上,搂住他的脖子,爸爸也高兴得合不拢嘴
    • 5、听到领导的不虞之誉,小王高兴得合不拢嘴。 
    • 6、妹妹喜上眉梢,合不拢嘴,看来是得到了什么处才如此快活。

    字义分解

    • 拼音hé,gě
    • 注音ㄏㄜˊ,ㄍㄜ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GKF
    • 五行

    1. 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2. 聚集: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3. 不违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应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4. 应该:合该。合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5. 总共,全:合家欢乐。

    6. 计,折算:合多少钱。

    7.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5”。

    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2. 旧时量粮食的器具,容量为一合,木或竹制,方形或圆筒形。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lǒng
    • 注音ㄌㄨㄥ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DXN
    • 五行

    (1)(动)合上:他笑得嘴都合不~了。

    (2)(动)靠近;到达:~岸|快~工地了。

    (3)(动)总合:~共|~总|归~|把账~一~。

    (4)(动)使不松散或不离开;收拢:用绳子把柴火~住|把孩子~在怀里。

    (5)(动)梳(头发):她用梳子~了~头发。

    • 拼音zuǐ
    • 注音ㄗㄨㄟˇ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KHXE
    • 五行

    (1)(名)口的通称

    (2)(名)(~儿)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奶~儿|壶~儿|烟~儿。

    (3)(动)说话: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