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道
拼音:héng dào
注音:ㄏㄥˊ ㄉㄠˋ

衡道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战国时张仪等人倡导的连横事秦的政治主张。 2.谓违背道义。

引证解释:

⒈ 指战国时张仪等人倡导的连横事秦的政治主张。

《史记·张仪列传论》:“夫张仪之行事,甚於苏秦,然世恶苏秦者,以其先死,而仪振暴其短以扶其説,成其衡道。”
司马贞索隐:“张仪説六国,使连衡而事秦,故云‘成其衡道’。”

⒉ 谓违背道义。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今之所谓行者,犯其上,危其下,衡道而彊立之。”

网络解释:

衡道

  • 衡道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是héng dào,意思是指战国时张仪等人倡导的连横事秦的政治主张。
  • 字义分解

    • 拼音héng
    • 注音ㄏㄥˊ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TQDH
    • 五行

    (1)(名)秤杆;泛指称重量的器具。

    (2)(动)称重量。

    (3)(动)衡量:~情度理。

    (4)(Hénɡ)姓。

    • 拼音dào
    • 注音ㄉㄠ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UTHP
    • 五行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