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席
拼音:pì xí
注音:ㄆ一ˋ ㄒ一ˊ

辟席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避席﹐离开座位。表示尊敬。

引证解释:

⒈ 避席,离开座位。表示尊敬。

《礼记·哀公问》:“孔子蹴然,辟席而对。”
《管子·小称》:“桓公辟席再拜。”

网络解释:

辟席

  • 辟席,拼音是pì xí,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避席,离开座位。
  • 字义分解

    • 拼音bì,pī,pì
    • 注音ㄅㄧˋ,ㄆㄧ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NKUH

    1.君主:复~。

    2.姓。

    3.排除:~邪。

    4.同“避”。

    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举(征召和荐举)。

    1.透彻:精~。透~。

    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谣。~邪说。

    3.法律;法:大~(古代指死刑)。

    [辟头](pī tóu)同“劈头”。

    • 拼音
    • 注音ㄒㄧ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AMH
    • 五行

    (1)(名)用苇篾、竹篾、草等编成的片状的东西;用来铺炕、床、地或搭棚子等:~子|竹~|凉~。

    (2)(名)席位:联~|专~|列~。

    (3)(名)特指议会中的席位;表示当选的人数:议~|首~。

    (4)(名)成桌的饭菜:酒~|宴~|筵~|坐~。

    (5)(量)表示一定的量:一~话。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