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螉
拼音: | niú wēng |
注音: | ㄋ一ㄡˊ ㄨㄥ |
牛螉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飞箭一类的兵器。《东观汉记.赤眉载记》有"光武作飞蝱"之句。飞虻即飞矛﹑铣鋧﹑标枪之类﹐又称牛螉。
引证解释:
⒈ 飞箭一类的兵器。参阅清方以智《通雅·器用五》。
引南朝梁简文帝《艳歌行》之二:“左把苏合弹,傍持大屈弓。控弦因鹊血,挽强用牛螉。”
唐陆龟蒙《幽居赋》:“得以书抽虎僕,射用牛螉。”
网络解释:
牛螉
字义分解
- 拼音niú
- 注音ㄋㄧㄡˊ
- 笔划4
- 繁体牛
- 五笔RHK
- 五行木
1.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2.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3.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4.姓。
与牛螉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