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牙
拼音: | yì yá |
注音: | 一ˋ 一ㄚˊ |
易牙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人名。又称狄牙、雍巫。
引证解释:
⒈ 人名。又称狄牙、雍巫。春秋时齐桓公宠臣,长于调味,善逢迎,传说曾烹其子为羹以献桓公。见《左传·僖公十七年》、《战国策·魏策二》、《史记·齐太公世家》。后多以指善烹调者。
引《孟子·告子上》:“至於味,天下期於易牙。”
明孙仁孺《东郭记·百工之事》:“学生善做馒, 易牙亲族,鱼肉常摶。”
国语词典:
人名。春秋时齐国人。生卒年不详。为齐桓公的内侍,擅烹调,善逢迎,甚得桓公的宠爱。桓公死后,易牙与竖刁等谋乱,立公子无亏即位,导致齐国大乱。
网络解释:
易牙
字义分解
- 拼音yì
- 注音ㄧˋ
- 笔划8
- 繁体易
- 五笔JQRR
- 五行火
(1)(形)轻易;容易:~于|简~。
(2)(形)平和:平~近人。
(3)(形)〈书〉轻视。
(4)(动)改变;变换:变~|移风~俗。
(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