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口
拼音:wú kǒu
注音:ㄨˊ ㄎㄡˇ

吴口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吴地的美女。古称男曰丁,女曰口。

引证解释:

⒈ 指吴地的美女。古称男曰丁,女曰口。

《晋书·慕容超载记》:“﹝姚兴﹞责超称藩,求太乐诸伎,若不可,使送吴口千人。”
清顾炎武《秋山》诗之一:“北去三百舸,舸舸好红颜。 吴口拥槖驼,呜笳入燕关。”

网络解释:

吴口

  • 指吴地的美女
  • 词语解释
  • 古称男曰丁,女曰口。《晋书·慕容超载记》:“﹝ 姚兴 ﹞责 超 称藩,求太乐诸伎,若不可,使送 吴 口千人。” 清 顾炎武 《秋山》诗之一:“北去三百舸,舸舸好红颜。 吴 口拥槖驼,呜笳入 燕 关。”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ㄨ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KGDU
    • 五行

    1.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后扩展至淮河下游一带:吴钩(古代吴地出产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刀剑)。吴越同舟(喻过去的仇人由于当前利害一致而成为朋友)。

    2.  中国东汉末年三国之一:吴下阿蒙(喻原先学识粗浅的人)。

    3.  泛指中国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带:吴语。吴牛喘月(喻见到类似事物就胆怯害怕起来)。

    4.  姓。

    • 拼音kǒu
    • 注音ㄎㄡ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KKKK
    • 五行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