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龙
拼音:yuán lóng
注音:ㄩㄢˊ ㄌㄨㄥˊ

元龙的意思

词语解释:

道教语。犹元阳。道教对'得道'的别称。
指皇帝。

引证解释:

⒈ 道教语。犹元阳。道教对“得道”的别称。

《西游记》第一回:“有分有缘休俗愿,无忧无虑会元龙。”

⒉ 指皇帝。

《西游记》第十一回:“天下多官称上寿,朝中众宰贺元龙。”

  • 1、半个小时过去了,朱元龙脸上,身上已近一片乌黑,自己的攻击力似乎成了火龙的动力,一条火龙演变成了两条,让朱元龙束手无术。
  • 2、蒋通轻轻的拉动缰绳,乌骓马很是默契的便步向糜竺、陈登两人靠拢“子仲,元龙,若是这大汉论医者的话,谁是当世第一啊?”。
  • 3、刘先生生性大度,有元龙豪华之气。 
  • 4、十五年二月,刘福通迎立韩山童之子韩林儿为帝,号小明王,国号宋,奠都亳州,改元龙凤。
  • 5、如此,陈元龙便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力向东,袭扰曹军粮道,拖延曹军南进的速度,为我们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 6、元龙镇境内山清水秀,气候温湿,物产丰富。

字义分解

  • 拼音yuán
  • 注音ㄩㄢ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QB
  • 五行

(1)(形)开始的;第一:~始|~旦|~月。

(2)(形)为首的;居首的:~首|~年。

(3)(形)主要;根本:~素|~音。

(4)(形)元素:一~论|二~论。

(5)(形)构成一个整体的:单~。

(6)(名)货币单位;同“圆”⑥⑦。

(7)(名)朝代。蒙古铁木真于1206年建国。1271年定国号为元。1297年灭宋。定都大都(今北京)。

(8)(Yuán)姓。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DXV
  • 五行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