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断
拼音: | lì duàn |
注音: | ㄌ一ˋ ㄉㄨㄢˋ |
立断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决断;果断。 2.立即截断。形容刀刃锋利。 3.指立刻处决。 4.形容站立时间之久。
引证解释:
⒈ 决断;果断。
引《国语·越语下》:“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因阴阳之恒,顺天地之常。”
宋叶适《中秦大夫林公墓志铭》:“虽居官精敏,遇事立断,而平居但教诸生诵説,若不涉世故者。”
⒉ 立即截断。形容刀刃锋利。
引《南史·陆杲传论》:“夫干将见重於时,贵其所以立断。”
⒊ 指立刻处决。
引明徐渭《渔阳弄》:“哄他人口似蜜,害贤良只当耍,把一箇杨德祖立断在辕门下,磣可可血唬零喇。”
⒋ 形容站立时间之久。
引宋徐玑《梅坡》诗:“闲来立断清风影,一片飞香落酒杯。”
国语词典:
毫不迟疑的作决定。
网络解释:
立断
字义分解
- 拼音lì
- 注音ㄌㄧˋ
- 笔划5
- 繁体立
- 五笔UUUU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
(2)(形)直立的。
(3)(动)建立;制定。
(4)(动)指君主即位。
(5)(动)存在;生存。
(6)(副)立刻。
(7)(L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