溘先朝露
拼音:kè xiān zhāo lù
注音:ㄎㄜˋ ㄒ一ㄢ ㄓㄠ ㄌㄨˋ
词性: 成语

溘先朝露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生命比朝露消失得还快。形容死得过早。

引证解释:

⒈ 谓生命比朝露消失得还快。形容死得过早。

唐李德裕《张辟疆论》:“若平勃二人溘先朝露,则刘氏之业必归吕宗。”
《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孝建元年》:“质常恐溘先朝露,不得展其旅力,为公扫除。”
亦省作“溘露”。 明郑若庸《玉玦记·传旨》:“拟掀天独树勋劳,奈溘露先逢残暴。”

网络解释:

溘先朝露

  • 溘先朝露,成语,拼音是kè xiān zhāo lù,指生命比朝露消失得还快。形容死得过早。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ㄎㄜ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IFCL
    • 五行

    忽然;突然:~然。~逝(称人突然去世)。

    • 拼音xiān
    • 注音ㄒㄧㄢ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FQB
    • 五行

    (1)(副)时间或次序在前:~发制人|~礼后兵|~来后到。

    (2)(名)祖先;上代:~人|祖~。

    (3)(名)尊称死去的人:~父|~哲。

    (4)(名)〈口〉先前。

    (5)姓。

    • 拼音zhāo,cháo
    • 注音ㄓㄠ,ㄔㄠ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FJEG
    • 五行

    zhāo

    1. 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2. 日,天:今朝。明朝。

    cháo

    1. 向着,对着: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

    2.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

    3.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议。朝房。

    4.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朝代。唐朝。

    5. 〔朝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6. 姓。

    • 拼音lòu,lù
    • 注音ㄌㄡˋ,ㄌㄨˋ
    • 笔划21
    • 繁体
    • 五笔FK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