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溜
拼音: | bīng liù |
注音: | ㄅ一ㄥ ㄌ一ㄡ |
冰溜的意思
词语解释:
冰锥、冰柱,雪后檐头滴水凝成锥形的冰。
引证解释:
⒈ 犹冰柱。
引明李东阳《次丹山屠都宪韵》:“碧树春阴高比盖,玉堂冰溜大於椽。”
萧红《手》:“她的父亲来了。停在楼梯口,他放下肩上背来的大毡靴,他用围着脖子的白毛巾掳去胡须上的冰溜。”
高兰《我的家在黑龙江》诗:“春风里没有一朵花香,只有檐下的冰溜直伸到地上。”
网络解释:
冰溜
- 1、十冬腊月天,雪堵着窗户,冰溜子像透亮的水晶小柱子,一排排地挂在房檐上。
- 2、由于冰川侵蚀和搬运作用,造就了冰斗、角峰、形谷、刃脊、冰溜面、羊背石、冰蚀湖等多种冰蚀地貌。
- 3、二炮的爹平日里跟田顺说得上话,年轻时两人逃荒到牟平县一带,一起走过冰溜子,在族脉里虽然不是宗亲,但也算做旧交。
- 4、街巷背阴的地方,冬天残留的积雪和冰溜子正在雨点的敲击下蚀化,石板街上到处都漫流着肮脏的污水。
- 5、远低于零摄氏的温度让积雪堵着窗户,冰溜子像一排排绵延不断的小山般地倒挂在房檐上。
- 6、冬雪十冬腊月天,雪堵着窗户,冰溜子像透亮的水晶小柱子,一排排地挂在房檐上。
字义分解
- 拼音bīng
- 注音ㄅㄧㄥ
- 笔划6
- 繁体冰
- 五笔UIY
- 五行水
(1)(名)水在摄氏零度或零度以下凝结成的固体。
(2)(动)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腿了。
(3)(动)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使其凉:把汽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