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ī liù yān
一 ㄌ一ㄡˊ 一ㄢ
常用成语
一溜煙
YLY
偏正式成语
近代成语
中性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形容跑得很快。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五回:“那些亲友听见,就一溜烟如飞的出去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回:“说罢了这一句,便一溜烟外面去了。”
语法:
一溜烟作状语、定语;指很快。
示例:
那捉他的巡捕见问官和他认得,便一溜烟走了。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八回
英语:
run away swiftly
俄语:
струя дыма<быстро>
日语:
さっと,すばやく走(はし)る
其他:
<法>rapidement
- 1、剩下的残兵败将,夹着短尾巴,一溜烟逃得不知去向了。
- 2、弟弟调皮地朝妈妈扮了一个鬼脸,一溜烟儿地跑走了。
- 3、老鼠圆耳朵,尖嘴巴,胡须一翘一翘的,两只绿莹莹的小眼珠滴溜溜地转,稍听得点声响,便一溜烟地飞窜,像一团滚动的凝尘。
- 4、于是,大伙跑得更快了,脚下像生了风似的,一溜烟儿地跑回家。
- 5、还亏褚一官力大,把个公子生夺硬抢的救护下来,出了房门,一溜烟跑了。
- 6、一身铁骨刚烈的木辰,最终还是被老爹的三十六大奸计彻底征服了,一溜烟的跑到了门口处,可怜巴巴的看着得逞的木远。
字义分解
- 拼音yī
- 注音ㄧ
- 笔划1
- 繁体一
- 五笔GGLL
-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liū,liù
- 注音ㄌㄧㄡ,ㄌㄧㄡˋ
- 笔划13
- 繁体溜
- 五笔IQYL
- 五行水
liū
1. 滑行,(往下)滑:溜冰。
2. 光滑,平滑,无阻碍:溜圆。溜光。
3. 趁人不见走开:溜走。溜号。
4. 同“熘”。
liù1. 迅急的水流:大溜。急溜。
2. 顺房檐滴下来的水,房顶上流下的水:檐溜。承溜。
3. 房檐上安的接雨水用的长水槽:水溜。
4. 量词,指行(háng )列,排:一溜三间房。
5. 某一地点附近的地方:这溜儿的果木树很多。
与一溜烟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