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口牛后
拼音: | jī kǒu niú hòu |
注音: | ㄐ一 ㄎㄡˇ ㄋ一ㄡˊ ㄏㄡˋ |
词性: | 成语 |
鸡口牛后的意思
词语解释:
比喻宁愿做小团体的领袖,而不做大团体中不重要的分子。
国语词典:
比喻宁愿做小团体的领袖,而不做大团体中不重要的分子。语本《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谚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也作「鸡尸牛从」。
网络解释:
鸡口牛后
- 1、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干什么作都是一样的,没有鸡口牛后,高低贵贱之分。
- 2、做事一定要鸡口牛后,努力向前
- 3、鸡口牛后: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
- 4、【鸡口牛后】典出《战国策·韩策一》:“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5、我们也把“宁为鸡口,无为牛后”简称为“鸡口牛后”、“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为“瓜田李下”等等。
- 6、日本人也把“宁为鸡口,无为牛后”简称为“鸡口牛后”、“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为“瓜田李下”等等。
字义分解
- 拼音jī
- 注音ㄐㄧ
- 笔划7
- 繁体鷄
- 五笔CQYG
- 五行木
(名)家禽;品种很多;嘴短;头部有鲜红肉质的冠。翅短;不能高飞:~蛋|~肉|公~|花~。
- 拼音kǒu
- 注音ㄎㄡˇ
- 笔划3
- 繁体口
- 五笔KKKK
- 五行木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 拼音niú
- 注音ㄋㄧㄡˊ
- 笔划4
- 繁体牛
- 五笔RHK
- 五行木
1.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2.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3.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