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彰
拼音: | zhāo zhāng |
注音: | ㄓㄠ ㄓㄤ |
词性: | 形容词 |
昭彰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昭彰
(1) 显而易见;深重;远扬
例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昭章”。
⒉ 昭著;显著。亦谓使彰明。
引《汉书·王莽传上》:“昭章先帝之文功,明著祖宗之令德。”
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
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唐李听神道碑》:“听父子为唐名将,其勋业昭彰,故以碑考传,少所差异。”
清林则徐《会谕澳同知再行谕饬义律缴土交凶稿》:“夫杀人者死,天理昭彰,无论中国外夷,一命总须一抵。”
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三章六:“这一对暴发的大总统和副总统,昭彰的报应出现了。”
⒊ 光耀。
引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昭章云汉,暉丽日月。”
唐元稹《郊天日五色祥云赋》:“昭章文物,皆摛锦之相连。”
前蜀杜光庭《中元众修金箓斋词》:“昭彰帝纪,炳蔚人文。”
国语词典:
华茂、显著。南朝梁.萧统《梁昭明太子文集.卷四.陶渊明集序》:「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九.唐李听神道碑》:「听父子为唐名将,其勋业昭彰,故以碑考传,少所差异。」也作「昭章」。
网络解释:
昭彰
- 1、天理昭彰!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终于受到法律的制裁,群众都拍手称快。
- 2、犯罪分子是有所顾忌的;尤其是在众目昭彰的时候。
- 3、我发了个电报,报道了那个臭名昭彰的组织的罪恶昭彰。
- 4、天理昭彰,铤而走险、作奸犯科的人是难逃法网的。
- 5、这事众目昭彰,你不必再强词夺理了。
- 6、现作者的观念。它分明告诉读者,一个女性只有严守闺训,严守礼教,即使在动荡不安的封建社会里,也可以名节昭彰天下,受到推崇。作者妇女观中落后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