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而论
拼音:yī gài ér lùn
注音:一 ㄍㄞˋ ㄦˊ ㄌㄨㄣˋ
词性: 动词

一概而论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概而论yīgài’érlùn

(1) 指不作分析,不加区别,对不同事物都同样对待

lump together under one head;treat different matters as the same

国语词典:

语本《楚辞.屈原.九章.怀沙》:「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指不区别状况,而以同一标准看待事物。《镜花缘.第九十五回》:「你要晓得,小儿惊风,其症不一,并非一概而论!岂可冒昧乱投治惊之药?」也作「一概而言」。

网络解释:

一概而论

  • 一概而论,汉语成语,谓语、宾语。
  • 拼音:yī gài ér lùn
  • 释义:不加区别地用一个标准来看待。后世常用此比喻对问题不做具体分析,笼统地看成一个样子。
  • 出自:《楚辞·九章·怀沙》:“同糅玉石兮,一而相量。”
  • 唐·刘知几《史通·叙事》:“而作者安可以方古,一概而论得失?”
    • 1、体问题应作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 2、性别偏差和同性恋二者之间虽有重叠,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可能一概而论的。
    • 3、我们对体问题要作体分析,决不能一概而论
    • 4、这个根据人而定的,每个人的爱兴趣,环境,都不一样,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 5、他这个人是有些毛病,但毕竟与那些游手闲的人有所不同,你不能一概而论
    • 6、国外的文化有进步的也有落后的,要全面看待,不能一概而论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gài
    • 注音ㄍㄞ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SVCQ
    • 五行

    (1)(副)大略:梗~|大~|~况|~要。

    (2)(副)一律:货物出售~不退换。

    (3)(名)神气;神情:气~。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MJJ
    • 五行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 拼音lùn,lún
    • 注音ㄌㄨㄣˋ,ㄌㄨㄣ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YWXN
    • 五行

    lù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

    4. 看待:一概而论。

    5. 衡量,评定:论罪。论功行赏。

    6. 按照:论件。论资排辈。

    7. 姓。

    lún

    1. 古同“伦”,条理。

    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