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藩
拼音:wài fān
注音:ㄨㄞˋ ㄈㄢ

外藩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有封地的诸侯王。亦指地方上的高级官吏。

外部的屏藩。

外国;藩属。

引证解释:

⒈ 有封地的诸侯王。亦指地方上的高级官吏。

《晋书·礼志上》:“哀帝以外藩援立。”
《宋史·孝宗纪赞》:“然自古人君起自外藩,入继大统,而能尽宫庭之孝,未有苦帝。”
明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一·邱侍郎献谀》:“邱竟以外藩再斥,盖两番贡諛,皆不得厚偿。”

⒉ 外部的屏藩。

《三国志·魏志·陈矫传》:“矫説太祖曰:‘鄙郡虽小,形便之国也,若蒙救援,使为外藩,则吴人剉谋, 徐方永安。’”

⒊ 外国;藩属。

清程恩泽《粤东杂感》诗:“外藩吉利最雄猜,坐卧高楼互市开。”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盖本朝龙兴之初,喇嘛效顺最早,而其术盛行东土,又夙为蒙古诸部落所崇信,故优礼彼教政,以羈縻外藩。”

国语词典:

属地。

网络解释:

外藩

  • 外藩,汉语词汇。
  • 拼音:wài fān
  • 释义:1、有封地的诸侯王。亦指地方上的高级官吏。2、外部的屏藩。3、外国;藩属。
  • 字义分解

    • 拼音wài
    • 注音ㄨㄞ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HY
    • 五行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 拼音fān
    • 注音ㄈㄢ
    • 笔划18
    • 繁体
    • 五笔AITL
    • 五行

    (1)(名)篱笆:~篱。

    (2)(名)屏障。

    (3)(名)封建王朝的属国或属地:~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