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
拼音:sān yào
注音:ㄙㄢ 一ㄠˋ

三要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三个重要方面。 2.道家谓耳﹑目﹑口为三要。

引证解释:

⒈ 三个重要方面。

明薛瑄《从政录》:“养民生、復民性、禁民非,治天下之三要。”
明薛瑄《从政录》:“不欺君、不卖法、不害民,此作官持己之三要也。”

⒉ 道家谓耳、目、口为三要。

《阴符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注:“太公曰:三要者,耳、目、口也。”
唐齐己《读阴符经》诗:“三要洞开何用闭?高臺时去凭栏干。”

网络解释:

三要

  • 要,指内丹修炼的三大要点。分为外三要眼、耳、口和内三要精、炁、神。道教认为“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夫惟三要,有内三要,有外三要。内之三要者,精炁神也。外之三要者,眼耳口也。眼为神之门,耳为精之门,口为气之门
  • 字义分解

    • 拼音sān
    • 注音ㄙㄢ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DGGG
    • 五行

    (1)(量)数目;二加一后所得。

    (2)(量)表示多数或多次:~番五次。

    • 拼音yào,yāo
    • 注音ㄧㄠˋ,ㄧㄠ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SVF
    • 五行

    yào

    1. 索取:要账。要价。

    2. 希望,想:要强。要好。

    3. 请求:她要我给她读报。

    4. 重大,值得重视的:重要。要人。要领。纲要。要言不烦。

    5. 应该,必须:须要。

    6. 将(jiāng):将要。快要。

    7. 如果,倘若:要是。

    8. 表选择:要么。要不。要不然。

    yāo

    1. 求,有所倚仗而强求:要求。要挟。

    2. 古同“腰”。

    3. 古同“邀”,中途拦截。

    4. 古同“邀”,约请。

    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