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周
拼音:ná zhōu
注音:ㄋㄚˊ ㄓㄡ

拿周的意思

词语解释:

抓周。旧俗,父母在子女周岁时,陈列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任凭其抓取,用以预测其志向爱好。

引证解释:

⒈ 抓周。旧俗,父母在子女周岁时,陈列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任凭其抓取,用以预测其志向爱好。参见“抓週”。

《英烈传》第五回:“一日两,两日三,早已是满月儿、百禄儿、拿週儿。”

网络解释:

拿周

  • 拿周
  • 抓周。旧俗,父母在子女周岁时,陈列各种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任凭其抓取,用以预测其志向爱好。《英烈传》第五回:“一日两,两日三,早已是满月儿、百禄儿、拿周儿。”参见“ 抓周 ”。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ㄋㄚ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WGKR

    (1)(动)用手或其他方式抓住、搬(东西)

    (2)(动)用强力取;捉:~住三个匪徒。

    (3)(动)掌握:~权|~事|~得稳。

    (4)(动)刁难;要挟:这事谁都能做;你~不住人。

    (5)(动)强烈的作用使物体变坏。

    (6)(介)引进所凭借的工具、材料、方法等;意思跟“用”相同:~尺量|~布擦。

    (7)(介)引进所处置的对象:别~我开玩笑。

    • 拼音zhōu
    • 注音ㄓㄡ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MFKD
    • 五行

    (1)(名)圈子:绕场一~。

    (2)(名)周围:四~|圆~。

    (3)(动)绕一圈:~而复始。

    (4)(形)普遍;全:~身|~知。

    (5)(形)完备;周到:~密|~详。

    (6)(名)星期:~报|~刊|~末。

    (7)(名)即周波;交流电的变化或电磁波的振荡从一点开始完成一个过程再到这一点;叫一个周波。

    (8)(动)接济:~济。

    (9)(名)朝代;约公元前11世纪起到公元前256;姬发所建。参见“西周”;“东周”。

    (10)(名)北周。

    (11)(名)后周。

    (12)(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