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jié rì |
注音: | ㄐ一ㄝˊ ㄖˋ |
词性: | 名词 |
节日的意思
词语解释:
节日
(1) 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如春节、清明节等
(2) 纪念日,如五一国际劳动节
引证解释:
⒈ 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日子。
引《北史·夏侯道迁传》:“三月上巳,诸人相率至夬(夏侯夬 )灵前,仍共酌饮…… 夬从兄欣宗云:‘今是节日,诸人忆弟畴昔之言,故来共饮。’”
元吴弘道《斗鹌鹑》套曲:“寒来暑往,兔走乌飞,节令相催,答贺新正圣节日,愿我皇又添一岁。”
闻一多《人民诗人--屈原》:“端午是一个人民的节日。”
⒉ 纪念日。
引艾青《光的赞歌》诗:“我们在自己的时代,应该像节日的焰火,带着欢呼射向高空!”
魏巍《壮行集·祝福走向生活的人们》:“你们也将同样地在那些庄严的节日,想起天安门,想起毛主席,庄严地庆祝党的生日--‘七·一’。”
容臞《妈妈在你身旁》:“今天六月一日是国际儿童节,是全世界小孩子的节日!”
国语词典:
值得庆祝或纪念的日子。如青年节、清明节、双十节等。
网络解释:
节日 (世界各民族民俗文化节日)
节日,是指生活中值得纪念的重要日子。是世界人民为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创造的一种民俗文化,是世界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民族和地区都有自己的节日。一些节日源于传统习俗,如中国的春节、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等。有的节日源于宗教,比如基督教国家的圣诞节。有的节日源于对某人或某件事件的纪念,比如中国的端午节、国庆节、青年节等等。另有国际组织提倡的运动指定的日子,如劳动节、妇女节、母亲节。随着时间推移,节日的内涵和庆祝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而现时节日经常与假日相混淆,事实上大多数节日都没有法定假期,如中国部分传统节日仍没有假期,如重阳节。
- 1、节日的广场上,人们挨肩擦背。
- 2、节日的天安门城楼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 3、节日里到处呈现出一片祥和欢乐的气氛。
- 4、少先队员怀着无比自豪的心情庆祝自己的节日。
- 5、节日的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令人赏心悦目。
- 6、在这个盛大的节日里,傣族人民载歌载舞,庆祝泼水节。
字义分解
- 拼音jié,jiē
- 注音ㄐㄧㄝˊ,ㄐㄧㄝ
- 笔划5
- 繁体節
- 五笔ABJ
- 五行金
jié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 礼度: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 姓。
jiē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与节日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