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本
拼音:chuán běn
注音:ㄔㄨㄢˊ ㄅㄣˇ

传本的意思

词语解释:

流传于世间的版本。

引证解释:

⒈ 流传于世间的版本。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左传》曰:‘ 齐侯痎遂痁。’《説文》云:‘痎,二日一发之疟。’……而世间传本多以‘痎’为‘疥’。”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二》:“宋王尧臣《崇文总目》,今世当有传本。”
章炳麟《文学说例》:“又今《老子》本作‘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与《庄子·天下篇》引作‘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不同,盖六国时传本各异也。”

网络解释:

传本

  • 传本,流传于世间的版本。
    • 1、这些差异表明,三本之间,尤其是简本与帛、传本“五千言”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
    • 2、归根究底来说,除了是否能够留传长久以外,并无测试文学优劣的标准,而留传本身又只能当作多数人意见的索引而已。乔治·奥威尔。
    • 3、我们现在引用陶诗这一句的时候,都说“悠然见南山”,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事实上,在较早期的传本里,“见”字却有作“望”的,例如。
    • 4、存是第一位的,旷野中你可以不穿衣服,但绝不能不穿鞋子,奔跑这一来自祖先的遗传本能,虽然笨拙,却是最有效的逃生方法。 
    • 5、外间都传本王跟你断袖分桃,或许,你装扮个女子模样让本王瞧瞧,兴许本王会动心的。
    • 6、君小儿所诵,漏落颠倒,全非我所传本

    字义分解

    • 拼音chuán,zhuàn
    • 注音ㄔㄨㄢˊ,ㄓㄨㄢ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FNY
    • 五行

    chuán

    1. 转(zhuǎn )授,递:传递。传输。传戒。传统。言传身教。

    2. 推广,散布:宣传。流传。传名。传奇(a.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b.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c.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

    zhuàn

    1. 解说经义的文字:经传。《左传》。

    2.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小传。自传。纪传。传记。传略。树碑立传。

    3.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水浒传》。

    4.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传舍(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

    • 拼音běn
    • 注音ㄅㄣ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SGD
    • 五行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