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甲兵
拼音:xiōng zhōng jiǎ bīng
注音:ㄒㄩㄥ ㄓㄨㄥ ㄐ一ㄚˇ ㄅ一ㄥ
词性: 成语

胸中甲兵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甲兵:军队,此借指用兵的谋略。比喻人有用兵的谋略。

引证解释:

⒈ 谓胸有韬略。

语出《魏书·崔浩传》:“又召新降高车渠帅数百人,赐酒食於前, 世祖指浩以示之,曰:‘汝曹视此人,尫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其胸中所怀,乃踰於甲兵。’”
《类说》卷二引《名臣传·范仲淹》:“寳元中, 元昊叛,上知其才兼文武,起师延安,日夕训练精兵。贼闻之曰:‘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戎人呼知州为老子, 大范谓雍也。”
《三国演义》第三三回:“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

国语词典:

魏世祖形容崔浩外表虽柔弱无勇力,但心中却富有用兵谋略。典出《魏书.卷三十五.崔浩传》。后比喻人富有智谋。也作「胸有甲兵」。

网络解释:

胸中甲兵

  • 胸中甲兵是指胸有韬略。比喻人有用兵的谋略。
  • 字义分解

    • 拼音xiōng
    • 注音ㄒㄩㄥ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EQQB
    • 五行

    (1)(名)躯干的一部分;胸膛:~部|~骨|~口|~膜|~脯|~鳍|~腔|~墙|~膛|~围|~章。

    (2)(名)指心里(跟思想、见识、气量等有关):心~|成竹在~。

    • 拼音zhōng,zhòng
    • 注音ㄓㄨㄥ,ㄓㄨㄥ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KHK
    • 五行

    zhōng

    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5.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6. 适于,合于:中看。

    zhòng

    1. 恰好合上: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

    2.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3.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 拼音jiǎ
    • 注音ㄐㄧㄚ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LHNH

    (1)(名)天干的第一位。参看〔干支〕。

    (2)(动)居第一位:~等|桂林山水~天下。

    (3)(名)(Jiǎ)姓。

    (4)(名)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身上的硬壳:龟~。

    (5)(名)手指和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

    (6)(名)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装~车。

    (7)(名)旧时的一种户口编制;参看〔保甲〕。

    • 拼音bīng
    • 注音ㄅㄧㄥ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RGWU
    • 五行

    (1)(名)兵器:短~相接|秣马厉~。

    (2)(名)军人;军队:工农~|~种|骑~。

    (3)(名)军队中的最基层成员。

    (4)(名)关于军事或战争:~法|纸上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