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道
拼音:jiè dào
注音:ㄐ一ㄝˋ ㄉㄠˋ

借道的意思

词语解释:

征得别国同意后从其境内通过。
指盗贼买通兵弁得以自由通过其防地。

引证解释:

⒈ 征得别国同意后从其境内通过。

《穀梁传·僖公二年》:“晋戏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 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
《韩非子·说林上》:“魏文侯借道於赵而攻中山。”

⒉ 指盗贼买通兵弁得以自由通过其防地。

《福惠全书·刑名·贼盗上》:“夫响马躧著何处可以下手,多有预先买通驻防兵弁,谓之借道。”

国语词典:

借路经过。《谷梁传.僖公二年》:「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韩非子.说林上》:「魏文侯借道于赵而攻中山,赵肃侯将不许,赵刻曰:『君过矣!』」也作「假道」。

网络解释:

借道

  • 借道,汉语词汇。
  • 拼音:jiè dào
  • 释义:1.征得别国同意后从其境内通过。
  • 2.指盗贼买通兵弁得以自由通过其防地。
  • 借道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虞公不听宫之奇之言,答应晋国借道
    • 2、田畴,他是不会借道给我们用的,难道他不害怕你给他来个‘假道灭虢’。 
    • 3、徐荣一眼看穿此计乃假道灭虢之计,就跟周瑜向刘备借道讨伐西川一样,玩的都是一个调调。
    • 4、许多入境印度的外国投资都要借道这个离岸金融中心。
    • 5、程女士说,当时想借道从旁边弯出去,但空当太小,只作罢。
    • 6、“这些确切的证据验证了我们的预期……中国借道英国进行投资的趋势已增长,”来自德意志银行的艾伦罗斯金说。

    字义分解

    • 拼音jiè
    • 注音ㄐㄧㄝ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WAJG

    (1)(动)暂时使用别人的物品或金钱;借进:向图书馆~书|跟人~钱。

    (2)(动)把物品或金钱暂时供给别人使用;借出:~书给他|~钱给人。

    (3)(动)假托:~故|~端。

    (4)(动)凭借:~手(假手)。

    • 拼音dào
    • 注音ㄉㄠ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UTHP
    • 五行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