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儿
拼音:yī bàn ér
注音:一 ㄅㄢˋ ㄦˊ

一半儿的意思

词语解释:

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与词牌《忆王孙》相仿,惟末句七字增为九字,“一半儿”三字重复出现,故名。

引证解释:

⒈ 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与词牌《忆王孙》相仿,惟末句七字增为九字,“一半儿”三字重复出现,故名。

清李调元《雨村曲话》卷上:“临川陈克明《春粧曲》云:‘自将杨柳品题人,笑捻花枝比较春,输与海棠三四分。再偷匀,一半儿胭脂一半儿粉。’后遂名此调为‘一半儿’。”

网络解释:

一半儿

  • 1.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与词牌《忆王孙》相仿,惟末句七字增为九字,“一半儿”三字重复出现,故名。
  • 2.清 李调元 《雨村曲话》卷上:“ 临川 陈克明 《春粧曲》云:‘自将杨柳品题人,笑捻花枝比较春,输与海棠三四分。再偷匀,一半儿胭脂一半儿粉。’后遂名此调为‘一半儿’。”
    • 1、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事业的拓展和竞争的激烈,我不得不拿出更多的精力去直面澎湃的人生,不仅无暇考虑自己另一半儿的终身大事,也把你渐渐地淡忘了。
    • 2、三人行,必有一光棍儿。一颗真心分两半儿,留下一半儿剩一半。二人世界没你份儿,赶紧寻找另一半儿。光棍节你就别再混儿,缘份一到配成对儿!
    • 3、沟里波澜拥又推,乱成堆,一半儿春愁一半儿水。张晓风 
    • 4、人说话一半是用嘴说,一半儿是用心说。用嘴说的话你倒着听就行了,用心说的话才是真的。
    • 5、我家那个母老虎啊,有你女朋友一半儿的体贴我就谢天谢地了……
    • 6、他一看见馒头,几乎一把抢过去的,如饿虎扑食一般,一口撕掉了一半儿,嘴里塞的满满的。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bàn
    • 注音ㄅㄢ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FK
    • 五行

    (1)(数)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百|~大|~年|~尺|一斗~。

    (2)(数)在…中间:~夜|~山腰|~天|~晌。

    (3)(副)比喻很少:一星~点。

    (4)(副)不完全:~新的楼房|房门~开着。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QTN

    (1)(名)小孩子:小~。

    (2)(名)男孩子:~子。

    (3)(名)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健~。

    (4)(助)词尾:火~。

    (5)(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6)(名)姓。同“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