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ī gǔ |
注音: | 一 ㄍㄨˇ |
一鼓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以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四石为一鼓,合四百八十斤。
击鼓一次。引申谓一举,一战。
引证解释:
⒈ 古以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四石为一鼓,合四百八十斤。
引《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晋赵鞅、荀寅帅师城汝滨,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
《孔子家语·正论解》:“赵简子赋晋国一鼓鐘,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
王肃注:“三十斤谓之鐘,鐘四谓之石,石四谓之鼓。”
⒉ 击鼓一次。引申谓一举,一战。参见“一鼓作气”。
引《晋书·温峤传》:“峻(苏峻 )勇而无谋,藉骄胜之势,自谓无前,今挑之战,可一鼓而擒也。”
《三国演义》第十九回:“操若攻将军, 宫引兵击其背;若来攻城,将军为救於后;不过旬日, 操军食尽,可一鼓而破。”
碧野《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第二章:“一鼓打下太原,不令敌人跑掉一个!”
网络解释:
一鼓
- 1、我们大家一鼓作气,把剩下的活儿干完。
- 2、同学们,还有三十米街道就打扫完了,我们要一鼓作气啊!
- 3、我们一鼓作气地完成了任务。
- 4、我们干脆一鼓作气把这些事做完再休息。
- 5、他拿起笔,一鼓作气连写了三幅字。
- 6、你要一鼓作气冲过难关,一迟疑可能就气馁了。
字义分解
- 拼音yī
- 注音ㄧ
- 笔划1
- 繁体一
- 五笔GGLL
-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与一鼓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