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楣
拼音: | zhù méi |
注音: | ㄓㄨˋ ㄇㄟˊ |
柱楣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茅庐的立柱和前檐。 2.柱与梁。
引证解释:
⒈ 茅庐的立柱和前檐。
引《礼记·丧服大记》:“既葬,柱楣涂庐,不於显者。”
孔颖达疏:“既葬,谓在墓。柱楣稍举以纳日光,又以泥涂,辟风寒。”
⒉ 柱与梁。
引《文选·司马相如<长门赋>》:“抚柱楣以从容兮,览曲臺之央央。”
李善注引《尔雅》:“楣,谓之梁。”
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唐房千里《竹室记》有云:环堵所栖,率用竹以结其四角,植者为柱楣,撑者为榱桷。”
网络解释:
柱楣
字义分解
- 拼音zhù
- 注音ㄓㄨˋ
- 笔划9
- 繁体柱
- 五笔SYGG
- 五行木
1. 建筑物中直立的起支撑作用的构件:柱子。柱石。顶梁柱。
2. 形状像柱子的东西,或作用重要如柱子的:水柱。柱臣(对国家有重要作用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