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调
拼音:hé diào
注音:ㄏㄜˊ ㄉ一ㄠˋ

和调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调和。 2.指调味。 3.和睦;使和睦。

引证解释:

⒈ 调和。

《管子·度地》:“天地和调,日有长久。”
《素问·痹论》:“荣者,水穀之精气也,和调於五藏。”
南朝梁何逊《七召·肴馔》:“剂水火而和调,糅苏蔱以芬芳。”

⒉ 指调味。

宋司马光《辞左仆射第三札子》:“多盐则太咸,多梅则太酸,和调适宜,最为难事。”

⒊ 和睦;使和睦。

《墨子·兼爱中》:“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荐贤退恶,和调百姓。”
明陆世廉《西台记》第一出:“念乱图存,总须将相和调。”

国语词典:

互相调理、彼此协调。

网络解释:

和调

  • 按字义直译的话,“和调”就是写诗填词时,步和别人的韵调;或者比如嘉善的宣卷,有时听众得依着曲子的尾声,附和而唱。所以“和调”很容易就引申为“无原则地附和别人语言”的意思,引用小说《歇浦潮》的例子,第21回:“振武一言一行,他们无不随声和调。”就是这个用法。所以,当说一个人附和别人瞎说时,就应该是“瞎和调”,而不是“瞎胡调”。比如,秦朝的赵高指鹿为马,而众臣都认为是对的,就是典型的“瞎和调”。
    • 1、可能是面团和调味品,或结冰的比萨,橡皮糖和芝士,或者三明治。
    • 2、重点加强了热网的热力平衡和调节手段的设置。
    • 3、本课题主要是利用频罩法实现高效的原型滤波器设计和调制滤波器组的设计与实现,并利用软件对所研究的内容进行了仿真。
    • 4、简朴分析了超外差式调幅收音机电路的作原理及其组装和调试。
    • 5、随着课表重组,问题领域和调查方法都将改变。
    • 6、人们把这种蛋糕叫作"一磅"蛋糕,因为制作这种蛋糕需要面粉、棕糖、黄油、糖霜樱桃、葡萄干、李子、红醋栗各一磅,加上一打鸡蛋和调味品。

    字义分解

    • 拼音hé,hè,huó,huò,hú
    • 注音ㄏㄜˊ,ㄏㄜˋ,ㄏㄨㄛˊ,ㄏㄨㄛˋ,ㄏㄨ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KG

    1.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2.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3.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5.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10. 姓。

    1.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huó

    1.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huò

    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 拼音tiáo,diào
    • 注音ㄊㄧㄠˊ,ㄉㄧㄠˋ,ㄓㄡ
    • 笔划10
    • 繁体調
    • 五笔YMFK

    tiáo

    1. 搭配均匀,配合适当:调和。调谐。风调雨顺。饮食失调。

    2. 使搭配均匀,使协调:调配。调味。

    3. 调停使和解(调解双方关系):调停。调处。

    4. 调剂:以临万货,以调盈虚。

    5. 调理使康复:调养。调摄。

    6. 调教;训练:有膂力,善调鹰隼。

    7. 挑逗;戏弄:调笑。调情。调戏。酒后相调。

    diào

    1. 乐曲;乐谱:曲调。采菱调。

    2. 乐曲定音的基调或音阶:C大调。五声调式。

    3. 语音上的声调:调号。调类。

    4. 说话的腔调:南腔北调。

    5. 口气;论调:一副教训人的调。两人人的发言是一个调。

    6. 人所蕴含或显露出来的风格、才情、气质:情调。格调。

    7. 选调;提拨:从基层调选干部。

    8. 调动:岗位调整。

    9. 征集;征调:调有余补不足。

    10. 调查:调研。内查外调。

    11. 提取、调取(文件、档案等):调档。

    12. 调换:调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