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阱
拼音:kēng jǐng
注音:ㄎㄥ ㄐ一ㄥˇ

坑阱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陷阱。

引证解释:

⒈ 犹陷阱。

清李渔《凰求凤·翻卷》:“非聘,被人勾引入天台,原不是自投坑阱。”

⒉ 阬阱:亦作“阬笄”。陷阱。常比喻害人的圈套。

《后汉书·袁绍传》:“矰缴充蹊,阬穽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蹈机埳。”
晋葛洪《抱朴子·仁明》:“赴阬穽而无猜,入罻罗而不觉。”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室罗伐悉底国》:“执法者奉王教,刖其手足,投诸阬穽。”
《宋史·赵遹传》:“﹝卜漏﹞乃垒石为城,外树木栅,当道穿阬阱。”

网络解释:

坑阱

  • 坑阱,拼音是kēng jǐng ,注音是ㄎㄥ ㄐㄧㄥˇ,释义是犹陷阱。
  • 字义分解

    • 拼音kēng
    • 注音ㄎㄥ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YMN
    • 五行

    (1)(名)(~儿)洼下去的地方。

    (2)(名)(名)地洞;地道:~道|矿~。

    (3)(名)(动)古时指活埋人:~杀|焚书~儒。

    (4)(名)(动)坑害:~人。

    (5)(名)(Kēnɡ)姓。

    • 拼音jǐng
    • 注音ㄐㄧㄥ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BFJH
    • 五行

    捕野兽用的陷坑: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