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书坑儒
  • 【拼音】:  

    fén shū kēng rú

  • 【注音】:  

    ㄈㄣˊ ㄕㄨ ㄎㄥ ㄖㄨˊ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焚書坑儒

  • 【简拼】:  

    FSKR

  • 【结构】:  

    连动式成语

  • 【正音】:  

    焚;不能读作“fěn”。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 【辩形】:  

    坑;不能写作“炕”。

  • 成语意思

  • 解释:

    坑:挖坑活埋;儒:儒生;读书人。指秦始皇焚烧《诗经》、《书经》等古代典籍;坑杀一批儒生。后泛指对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摧残。

  • 出处:

    汉 孔安国《〈尚书〉序》:“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

  • 语法:

    焚书坑儒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 示例:

    满清入主中原,焚书坑儒多少次,杀了民族思想的人。(梁斌《红旗谱》四二)

  • 英语:

    burn the books and bury the scholars alive

  • 俄语:

    сожжéние конфуциáнских книг и истреблéние конфуциáнцев

  • 日语:

    書籍(しょせき)を焼き払い,儒生(じゅせい)を生き埋めにする

  • 近义词:

    焚典坑儒

    • 1、历史已经对秦始皇焚书坑儒作出了公正的评论。
    • 2、对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件事的评价,我国学术界历来褒贬不一。
    • 3、杜塞天下之口,聋盲一世之人,与秦焚书坑儒何异?
    • 4、秦始皇焚书坑儒,造成斯文扫地,可说是文化史上空前的浩劫。
    • 5、某些土皇帝,窃国愚民,焚书坑儒,其罪罄竹难书!
    • 6、秦始皇,古代中国的统一者,焚书坑儒

    字义分解

    • 拼音fén
    • 注音ㄈㄣ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SSOU
    • 五行

    (动)烧:~毁|~烧。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NHY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

    • 拼音kēng
    • 注音ㄎㄥ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YMN
    • 五行

    (1)(名)(~儿)洼下去的地方。

    (2)(名)(名)地洞;地道:~道|矿~。

    (3)(名)(动)古时指活埋人:~杀|焚书~儒。

    (4)(名)(动)坑害:~人。

    (5)(名)(Kēnɡ)姓。

    • 拼音
    • 注音ㄖㄨˊ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WFDJ
    • 五行

    (1)(名)春秋时以孔子为代表的学派:~术|~生。

    (2)(名)旧时指读书人:~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