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ū dāi zi
ㄕㄨ ㄉㄞ ㄗˇ
常用成语
書獃子
SDZ
偏正式成语
近代成语
贬义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指只知读书而缺乏实际知识的人
出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0回:“老夫素日常听人说,读书人每每读到后来入了魔境,要变成‘书呆子’。”
语法:
书呆子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讽刺等。
示例: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科甲出身的,总不免书呆子的味道。”
英语:
bookful blockhead
俄语:
начётчик<талмудист>
日语:
本の虫(むし),本の紙魚(しみ)
其他:
<德>Stubengelehrte<法>pédant<拉>helluo librorum
- 1、他是个书呆子,整天手不释卷。
- 2、不要满口之乎者也,一股书呆子气。
- 3、父亲说我是一个不辨菽麦的书呆子。
- 4、素质教育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切不可把他们教育成只知照葫芦画瓢的书呆子。
- 5、我们新一代的青年绝不能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
- 6、读死书会变成书呆子,甚至于成为书厨,早就有人反对过了,时光不绝的进行,反读书的思潮也愈加彻底,于是有人来反对读任何一种书。他的根据是叔本华的老话,说是倘读别人的著作,不过是在自己的脑子里给作者跑马。
字义分解
- 拼音shū
- 注音ㄕㄨ
- 笔划4
- 繁体書
- 五笔NNHY
(1)(动)写字;记录;书写:大~特~。振笔直~。
(2)(名)字体:隶~。
(3)(名)装订成册的著作:一本~。
(4)(名)书信:家~。
(5)(名)文件:说明~。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与书呆子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