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性
拼音:qì xìng
注音:ㄑ一ˋ ㄒ一ㄥˋ

气性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人秉受的气和生命。
气质;性情。
指动物的性子﹑威力。
特指容易生气或生气后一时不易消除的脾气。

引证解释:

⒈ 人秉受的气和生命。

汉王充《论衡·无形》:“人以气为寿,形随气而动,气性不均,则於体不同。”

⒉ 气质;性情。

晋葛洪《抱朴子·清鉴》:“或外候同而用意异,或气性殊而所务合。”
唐元稹《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公之气性刚方,理家理身,廉俭峻直。”

⒊ 指动物的性子、威力。

唐韩愈《猛虎行》:“自矜无当对,气性纵以乖。”
《水浒传》第二三回:“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⒋ 特指容易生气或生气后一时不易消除的脾气。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只是我那媳妇儿气性最不好惹的。”
《红楼梦》第三二回:“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
杨朔《海天苍苍》:“才七岁一个孩子,就有这大气性。”

国语词典:

性情、脾气。

网络解释:

气性

  • 气性,汉语词汇。
  • 拼音:qì xìng
  • 释义:1、人秉受的气和生命”。2、气质;性情。3、指动物的性子、威力。4、生气后一时不易消除的脾气
  • 出自《海天苍苍》
    • 1、研究结果表明,并联交错式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有优良的电气性能,特别适用于大功率分布式电源系统。
    • 2、通过添加测试引脚、设计专用测试模式,内建自测试等方法有效的解决了该芯片电路的功能测试和电气性能测试。
    • 3、所以,爱出脚汗的人,宜穿既透气又吸湿的棉线袜或毛线袜,不宜穿吸湿性和透气性差的尼龙袜。
    • 4、透气性、紧实率及铸型紧实度是湿型粘土砂及砂型的重要性能指标。
    • 5、通过试验得出“九九”业液态烃气切割艺技术经济数据,实践表明,该新型焊割气性能优于乙炔气,是传统乙炔气的理想换代产品。
    • 6、点状涂胶透气性,手感柔软,特种胶水耐水洗。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ㄑㄧ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NB

    (1)(名)气体:毒~|煤~|沼~。

    (2)(名)特指空气:~压。

    (3)(名)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天~|~候|~象|秋高~爽。

    (4)(名)气息:没~了|上不来~。

    (5)(名)味:香~|臭~。

    (6)(名)人的精神状态:勇~|朝~。

    (7)(名)人的作风习气:官~|娇~。

    (8)(动)生气;发怒:~人。

    (9)(名)欺压:再也不受资本家的~了。

    (10)(动)使人生气:你别~我。

    (11)(名)中医指人体内能使各器官正常地发挥机能的原动力:元~。

    (12)(名)中医指某种病象:你别~我。(名)欺压

    (13)(名)欺压

    • 拼音xìng
    • 注音ㄒㄧㄥ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NTGG
    • 五行

    (1)(名)性格:个~|耐~|天~。

    (2)(名)性能;性质:弹~|药~|油~。

    (3)(名)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党~|纪律~。

    (4)(形)有关生物的生殖或性欲的:~器官|~行为|~生活。

    (5)(名)性别:男~|女~|雄~|雌~。

    (6)(名)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