沆瀣一气
  • 【拼音】:  

    hàng xiè yī qì

  • 【注音】:  

    ㄏㄤˋ ㄒ一ㄝˋ 一 ㄑ一ˋ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繁体】:  

    沆瀣一氣

  • 【简拼】:  

    HXYQ

  • 【结构】:  

    紧缩式成语

  • 【正音】:  

    沆;不能读作“kēnɡ”或“kànɡ”。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 【辩形】:  

    沆;不能写作“沉”;气;不能写作“起”。

  • 成语意思

  • 解释:

    沆瀣:夜间的水气。这里指唐僖宗时;担任主考官的崔沆;录取了一个叫崔瀣的考生。所以有人开玩笑;将他俩的单名连起来是“沆瀣”两字。指“沆”、“瀣”两人连成一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 出处:

    宋 钱易《南部新书》:“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谈者称‘座主门生,沆瀣一气。’”

  • 语法:

    沆瀣一气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 示例:

    皓东的敏锐活泼,和胜佛的豪迈灵警,两雄相遇,尤其沆瀣一气。(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四回)

  • 英语:

    collaborate in evildoing

  • 近义词:

    狼狈为奸同流合污狐群狗党通同一气串通一气朋比为奸浑然一体臭味相投

  • 反义词:

    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精诚团结自命清高同心同德

    • 1、他俩在一起,可谓是沆瀣一气
    • 2、他们两人狼狈为奸,沆瀣一气,镇上的人总是避而远之。
    • 3、他们互相勾结,沆瀣一气,暗地里大搞阴谋活动。
    • 4、日本入侵者和伪军沆瀣一气,镇压抗日英雄。
    • 5、他们互相勾结,沆瀣一气,正是一丘之貉。
    • 6、你是英雄,他是汉,沆瀣一气,令人佩服。

    字义分解

    • 拼音hàng
    • 注音ㄏㄤ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IYMN
    • 五行

    (名)大水。

    • 拼音xiè
    • 注音ㄒㄧㄝˋ
    • 笔划19
    • 繁体
    • 五笔IHQG
    • 五行

    (名)〔沆瀣〕夜间的水气。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
    • 注音ㄑㄧ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NB

    (1)(名)气体:毒~|煤~|沼~。

    (2)(名)特指空气:~压。

    (3)(名)指自然界冷热阴晴等现象:天~|~候|~象|秋高~爽。

    (4)(名)气息:没~了|上不来~。

    (5)(名)味:香~|臭~。

    (6)(名)人的精神状态:勇~|朝~。

    (7)(名)人的作风习气:官~|娇~。

    (8)(动)生气;发怒:~人。

    (9)(名)欺压:再也不受资本家的~了。

    (10)(动)使人生气:你别~我。

    (11)(名)中医指人体内能使各器官正常地发挥机能的原动力:元~。

    (12)(名)中医指某种病象:你别~我。(名)欺压

    (13)(名)欺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