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犀
拼音: | shuǐ xī |
注音: | ㄕㄨㄟˇ ㄒ一 |
水犀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犀牛的一种。因生活于水中,故名。 2.见"水犀军"。 3.草名。
引证解释:
⒈ 犀牛的一种。因生活于水中,故名。
引《国语·越语上》:“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
韦昭注:“犀形似豕而大。今徼外所送,有山犀、水犀。”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二·犀》:“水犀出入水中,最为难得……水犀皮有珠甲,山犀则无。”
清赵翼《岭南物产图》诗:“水犀角在鼻,石羊胆藏足。”
⒉ 见“水犀军”。
⒊ 草名。
引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草犀》﹝集解﹞引陈藏器曰:“草犀生卫、婺、洪、饶间,苗高二三尺,独茎,根如细辛。生水中者名水犀。”
网络解释:
水犀
字义分解
- 拼音shuǐ
- 注音ㄕㄨㄟˇ
- 笔划4
- 繁体水
- 五笔IIII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