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达
拼音:shí dá
注音:ㄕˊ ㄉㄚˊ

识达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有识见﹐能洞达事理。 2.识鉴并洞达。

引证解释:

⒈ 有识见,能洞达事理。

《三国志·魏志·邓哀王冲传》:“冲仁爱识达,皆此类也。凡应罪戮,而为冲微所辨理,赖以济宥者,前后数十。”
《晋书·李雄载记》:“每周旋乡里,识达之士皆器重之。”
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上:“杜如晦聪明识达,王佐才也。”

⒉ 识鉴并洞达。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如有聪明才智,识达古今,正当辅佐君子,助其不足。”
明李时勉《<东里续集>序》:“先生博学而育智,端敏而宽厚,识达事体,不矜己傲物。”

网络解释:

识达

  • 识达,含义有有识见,能洞达事理;识鉴并洞达。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í,zhì
    • 注音ㄕˊ,ㄓ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KWY
    • 五行

    shí

    1. 知道,认得,能辨别:识辨。识破。识相(xiàng )。识途老马。

    2. 所知道的道理:知识。常识。

    3. 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识。远见卓识。

    zhì

    1. 记住:博闻强识。

    2. 标志,记号。

    • 拼音
    • 注音ㄉㄚ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PI
    • 五行

    (1)(动)通;到:四通八~。

    (2)(动)对事理认识得透彻:通~事理。

    (3)(动)达到、实现:目的已~到。

    (4)(动)告知;表达:转~。

    (5)(形)旧时称人得到显要的地位:显~。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