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首
拼音:zì shǒu
注音:ㄗˋ ㄕㄡˇ
词性: 动词

自首的意思

词语解释:

自首zìshǒu

(1) 自行投案,承认罪责

她劝他向警察自首
surrender;give oneself up to (the police,justice,etc.);criminate oneself;deliver oneself up;confess one's crime

(2) 向敌人投降告密

surrender;give oneself up to the enemy

引证解释:

⒈ 自行投案,承认罪责。 《后汉书·郅恽传》:“惲即起,将客遮仇人,取其头以示子张。子张见而气絶。

惲因而诣县,以状自首。”
南朝梁武帝《南郊大赦诏》:“各令自首,不问往罪。”
《新五代史·梁臣传·寇彦卿》:“彦卿见太祖自首, 太祖惜之,詔彦卿以钱偿现家以赎罪。”
《古今小说·汪信之一死救全家》:“革子世雄知情与否,亦难悬断,然观无为州首词与同恶相济者不侔,似宜准自首例,姑从末减。”

⒉ 向敌人投降告密。

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自首之辈,当分别论之,别国的硬汉比中国多,也因为别国的淫刑不及中国的缘故。”
胡丹沸《把眼光放远一点》独幕剧:“老福,好好地想想吧!向敌人自首了,还算个中国人吗?”

国语词典:

犯罪者于犯罪之事实尚未被举发以前,自行向有侦查权的机关坦承犯罪,受其裁判。

词语翻译

英语
to give oneself up, to surrender (to the authorities)​
德语
ein Geständnis ablegen (V, Rechtsw)​, eingestehen, sich schuldig bekennen, sich stellen (V, Rechtsw)​
法语
se livrer à la justice, se dénoncer à la justice, renier ses opinions politiques

网络解释:

自首 (词语)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向公安、司法机关或其他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 现也指主动如实的承认自己的错误。
    • 1、由于受不了良心的谴责,他决定投案自首
    • 2、到警察局去自首,你应该知道亡羊补牢的重要性。
    • 3、断绝与外界联系,不去要暴露身份的地方,不再犯法。不过过这种日子真的还不如去自首。。。
    • 4、看样子,没干事,去自首,出来慢慢还。
    • 5、由于他自首的态度比较,所以决定对他从宽发落。
    • 6、通告发出之后,那些贪污受贿分子,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只得去坦白自首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HD
    • 五行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 拼音shǒu
    • 注音ㄕㄡ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THF
    • 五行

    (1)(名)头

    (2)(形)第一;最高的:~相|~脑。

    (3)(名)首领:~长。

    (4)(名)首先:~创。

    (5)(动)出头告发:自~。

    (6)姓。

    (7)(量)用于诗、词、赋;一篇叫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