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度
拼音:guǐ dù
注音:ㄍㄨㄟˇ ㄉㄨˋ

轨度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使之合于轨范法度。

规范法度。

指天体运行的轨道和角度。

引证解释:

⒈ 使之合于轨范法度。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轨度其信,可明徵也。”
杨伯峻注:“轨度作动词,纳之於轨范也。”

⒉ 规范法度。

《吕氏春秋·古乐》:“不用轨度,天下患之。”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恂恂德心,汪汪轨度。”
明唐顺之《请皇太子受朝疏》:“太子既立,则有临蒞之位,有朝会之仪,所以萃人心,昭轨度也。”
章炳麟《说物》:“君子言不过辞,动不过则,谓有轨度,不可逾也。”

⒊ 指天体运行的轨道和角度。

《史记·太史公自序》:“比集论其行事,验于轨度以次,作《天官书》第五。”
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二·星变奇验》:“西人则谓星行有一定之轨度,与人事毫不相涉。以是习西法者,但精测算,而不言占验。”

国语词典:

法度。

网络解释:

轨度

  • 轨度,汉语词汇。
  • 拼音guǐ dù,
  • 注音ㄍㄨㄟˇ ㄉㄨˋ,
  • 释义:1、使之合于轨范法度。2、.规范法度。3、指天体运行的轨道和角度。
    • 1、这斗气剑的确是不同凡响的绝艺,第一击并不给与目标任何伤害,之后利用反弹,会形成一个非常古怪的弧线轨度,向第二目标冲击。
    • 2、且看少年默然入世,独领各界风骚,为这现实世界以及异次元世界重新制定轨度——只属于他的轨度,他若生,众芸芸生生,他若死,芸芸众生死。
    • 3、刘洎大臣,举措须合轨度,人主暂有不豫,岂得即拟负国?先朝所责,未是不惬。
    • 4、而时至弥流,物无不弊,僭侈由俗,轨度非古。
    • 5、故诏以三德,崇以四术,用能纳诸义方,致之轨度
    • 6、非以熔范贵游,纳诸轨度;思欲式敦让齿,自家刑国。 

    字义分解

    • 拼音guǐ
    • 注音ㄍㄨㄟ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LVN
    • 五行

    (1)(名)路轨:钢~|铁~。

    (2)(名)轨道:出~|无~电车。

    (3)(名)比喻办法、规矩、秩序等:常~|越~|步入正~。

    • 拼音dù,duó
    • 注音ㄉㄨˋ,ㄉㄨㄛ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ACI
    • 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