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纸
拼音: | bái lù zhǐ |
注音: | ㄅㄞˊ ㄌㄨˋ ㄓˇ |
白鹿纸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书画用纸。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书画用纸。
引清钱大昕《恒言录·文翰》:“世传白鹿纸,乃龙鹿山写録之纸也,有碧、黄、白三品。其白者莹洁,光浄可爱, 赵魏公(赵孟頫 )用以写字、作画。阔幅而长者称大白籙;后以籙不疋,更名白鹿。”
国语词典:
江西省龙虎山道士用来写符箓的纸,有碧、黄、白三种,称为「箓纸」。白色者莹泽光净可爱,元赵孟?常用以写字作画。后因箓字不雅,改称为「白鹿纸」。
网络解释:
白鹿纸
字义分解
- 拼音bái
- 注音ㄅㄞˊ
- 笔划5
- 繁体白
- 五笔RRRR
- 五行水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
- 拼音lù
- 注音ㄌㄨˋ
- 笔划11
- 繁体鹿
- 五笔YNJX
- 五行火
(1)(名)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四肢细长;尾巴短;一般雄兽头上有角;嫩角上有茸毛;内含血液;是贵重的药材。
(2)(L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