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毒
拼音: | tāi dú |
注音: | ㄊㄞ ㄉㄨˊ |
胎毒的意思
词语解释:
胎毒
(1) 古人认为其发病与胎妊期间母体的热毒有关的某些婴幼儿疾病,如疮疖、痘疹等
英
引证解释:
⒈ 中医指初生婴儿所患疮疖等的病因,大多是母体内的热毒。
国语词典:
妊娠期胎儿被母体的热毒侵袭后,所引起的出生后发热、疮疡等证候。
网络解释:
胎毒 科普中国
字义分解
- 拼音tāi
- 注音ㄊㄞ
- 笔划9
- 繁体胎
- 五笔ECKG
- 五行火
(1)(名)母体内的幼体;胚胎:幼~。
(2)(名)怀孕或生育的次数:头~|二~。
(3)(名)(胎儿)衬在衣服、被褥等的面子和里子之间的东西:棉花~。
(4)(名)(胎儿)某些器物的坯:泥~儿。
(5)(名)轮胎。〈外〉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