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菜
拼音:zhú cài
注音:ㄓㄨˊ ㄘㄞˋ

竹菜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植物名。生竹林下﹐羽状复叶似水芹﹐茎叶皆细而可食。 2.鸭跖草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鸭跖草》。

引证解释:

⒈ 植物名。生竹林下,羽状复叶似水芹,茎叶皆细而可食。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作菹藏生菜法》:“竹菜菹法:菜生竹林下。似芹,科大而茎叶细,生极穊。”

⒉ 鸭跖草的别称。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鸭跖草》。

网络解释:

竹菜

  • 主菜是竹林下生长的一种植物,普遍生长于中国南方潮湿的地方,有清热解毒的药效。
  • 字义分解

    • 拼音zhú
    • 注音ㄓㄨ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TGH
    • 五行

    [ zhú ]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

    • 拼音cài
    • 注音ㄘㄞ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AESU
    • 五行

    (1)(名)能作副食品的植物;蔬菜:种~|野~。

    (2)(名)专指油菜:~子|~子油。

    (3)(名)经过烹调的蔬菜、蛋品、肉类等副食品:荤~|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