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制
拼音:sī yǒu zhì
注音:ㄙ 一ㄡˇ ㄓˋ
词性: 名词

私有制的意思

词语解释:

私有制sīyǒuzhì

(1) 生产资料归私人有的制度。它是随着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及原始公社瓦解而产生的,它形成了阶级和剥削的基础

private ownership

引证解释:

⒈ 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的一种制度。

国语词典:

人民的资产归私人所拥有的制度。

词语翻译

英语
private ownership of property
德语
Privateigentum (S)​
法语
propriété privée

网络解释:

私有制

  • 私有制,相对于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财产进行个人或集体的排他性占有。私有制是剥削社会(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特权主义和专制社会为代表)基本标志之一。
    • 1、否决了在中国实行“半公有半私有制”,提出走另一条模式的发展道路的话,后来的这个中国的社会现状又是如何的呢?
    • 2、只有在消灭私有制和“三大差别”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身心全面和谐。
    • 3、只要土地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继续。
    • 4、但是,由于这种制度本身固有的矛盾以及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等原因,均田制在推行了将近三个世纪之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 5、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不能消除私有制,消灭剥削,所以,雇佣劳动关系下雇员的被剥削是必然的。
    • 6、因此,世袭占有只不过是对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的长期垄断,这种垄断并未导致真正私有制的产生。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TCY
    • 五行

    (1)禾名。

    (2)(形)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产|~仇。

    (3)(名)私心;私利。

    (4)秘密而不合法:~法|~党。

    (5)(形)暗地里、私下:~通|~了。

    • 拼音yǒu,yòu
    • 注音ㄧㄡˇ,ㄧㄡ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EF
    • 五行

    yǒu

    1. 存在:有关。有方(得法)。有案可稽。有备无患。有目共睹。

    2. 表示所属:他有一本书。

    3. 表示发生、出现:有病。情况有变化。

    4. 表示估量或比较:水有一丈多深。

    5. 表示大、多:有学问。

    6.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有劳。有请。

    7. 无定指,与“某”相近:有一天。

    8. 词缀,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有夏。有宋一代。

    yòu

    1. 古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MHJ
    • 五行

    (1)(动)制造:~版|~币|~表|~革|~件|~冷|~品|~钱|~糖|~图|~药。

    (2)(动)拟定;规定:~定|因地~宜。

    (3)(动)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伏|管~。

    (4)(名)制度:法~|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