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修
拼音: | jiān xiū |
注音: | ㄐ一ㄢ ㄒ一ㄡ |
监修的意思
词语解释:
监督修造。
指对书籍修纂工作的监督。
监督编修书籍之官。
指对书籍修纂工作的监督。
监督编修书籍之官。
引证解释:
⒈ 监督修造。
引《魏书·乐志》:“正光中,侍中、 安丰王延明受詔监修金石,博探古今乐事。”
宋司马光《言永昭陵建寺札子》:“今逆礼伤孝,蠹财劳人,但使僧徒及监修之人因此为名。”
明陆采《明珠记·桥会》:“今日本县差人修桥,官人及早赶上,站在渭桥边,只做监修桥的官府。”
《清会典·工部一·尚书侍郎职掌》:“巡幸则飭守土官以治道,凡京工之归部者,得旨则监修。”
⒉ 指对书籍修纂工作的监督。
引《旧唐书·李吉甫传》:“时吉甫监修国史。”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不列监修官》:“宋太祖晏驾, 若水监修《实録》。”
章炳麟《中国通史略例》:“设局修史,始自唐代,繇宋逮明,监修分纂,汗漫无纪。”
⒊ 监督编修书籍之官。
引《宋史·沉伦传》:“史官李昉、扈蒙撰《太祖实録》五十卷, 伦为监修以献。”
《宋史·钱若水传》:“吕端虽为监修,以不涖局不得署名。”
国语词典:
监督编修。
网络解释:
监修 (文化行业中一种监督职务)
监修 (汉语词语)
- 1、史馆置于宫禁之中,由宰相一人或数人监修,组织包括修撰、直馆及各类辅助人员的一套常设班子。
- 2、南北朝时,开始出现修史局和公卿宰相监修国史的情况。
- 3、当时的监修国史令狐德棻出身在“世为西土冠冕”的士族之家,门第观念、世族思想也很深。
- 4、昨天半夜,龙头太监修书一封,命飘飘送到俺的书房,老夫一看,还是英文类,没想到这个太监还是个有知识有文化的太监。
字义分解
- 拼音jiān,jiàn
- 注音ㄐㄧㄢ,ㄐㄧㄢˋ
- 笔划10
- 繁体監
- 五笔JTYL
- 五行土
jiān
1. 督察:监察。监控。监测。监护。监考。监听。
2. 牢,狱:监狱。监押。监禁。坐监。
jiàn1. 古代官名或官府名:太监(宦官,阄人)。国子监。钦天监(掌管天文历法的官府)。监生(在国子监肄业者,亦可用钱捐得)。
2. 古同“鉴”,镜。
3. 古同“鉴”,借鉴,参考。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