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狮子向火
拼音:xuě shī zi xiàng huǒ
注音:ㄒㄩㄝˇ ㄕ ㄗˇ ㄒ一ㄤˋ ㄏㄨㄛˇ

雪狮子向火的意思

词语解释:

喻被迷醉而瘫软。

引证解释:

⒈ 喻被迷醉而瘫软。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走迟了,只教你做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
元柯丹丘《荆钗记·遐契》:“若説我姪女儿,只教你雪狮子向火,酥了一半。”
清洪昇《长生殿·弹词》:“哎呀,好快活,听的喒似雪狮子向火哩。”

国语词典:

(歇后语)​酥了半边。雪做的狮子遇火即融。比喻人瘫软无力,不能自持。

网络解释:

雪狮子向火

  • 1.喻被迷醉而瘫软。
  • 喻被迷醉而瘫软。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走迟了,只教你做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元柯丹丘《荆钗记·遐契》:“若说我侄女儿,只教你雪狮子向火,酥了一半。”清洪昇《长生殿·弹词》:“哎呀,好快活,听的喒似雪狮子向火哩。”
  • 字义分解

    • 拼音xuě
    • 注音ㄒㄩㄝ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FVF
    • 五行

    (1)(名)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是气温降到0℃以下时;空气中水蒸气凝结而成的。

    (2)(名)颜色或光彩像雪的:~亮。

    (3)(名)姓。

    (4)(动)洗掉(耻辱、仇恨、冤枉):~耻|~恨。

    • 拼音shī
    • 注音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QTJH
    • 五行

    (名)(~子)哺乳动物;吼声很大;有“兽王”之称:~吼|~子|海~。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 拼音xiàng
    • 注音ㄒㄧㄤ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MKD

    (1)(名)方向:志~|风~。

    (2)(动)对着;特指脸或正面对着:~阳|面~|相~而行。

    (3)(动)〈书〉将近;接近:~晓雨止。

    (4)(动)偏袒:别老~着他。

    (5)(介)表示动作的方向:~前看|~先进人物学习。

    (6)(名)姓。

    (7)(副)一向;从来:~有研究|~无此例。

    • 拼音huǒ
    • 注音ㄏㄨㄛ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OOOO

    (1)(~儿)物体燃烧时所发的光和焰。

    (2)指枪炮弹药:~器|~力|军~|走~。

    (3)火气:上~|败~。

    (4)形容红色:~红|~鸡。

    (5)比喻紧急:~速|~急。

    (6)(~儿)比喻暴躁或愤怒:~性|冒~|心头~起。

    (7)同“伙”。

    (8)(Huǒ)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