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禁
拼音: | guān jìn |
注音: | ㄍㄨㄢ ㄐ一ㄣ |
官禁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官府的禁令。
引证解释:
⒈ 官府的禁令。
引《周礼·秋官·士师》:“士师之职,掌国之五禁灋,以左右刑罚:一曰宫禁,二曰官禁。”
孙诒让正义:“云官府有无故擅入者证周之官禁也,谓非当官有职事者不得擅入。”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除乐户丐户籍及女乐考附古事》:“按文简以顺治十六年得扬州推官, 康熙五年行取北上。所言盖在康熙十二年官禁之前。”
网络解释:
官禁
字义分解
- 拼音guān
- 注音ㄍㄨㄢ
- 笔划8
- 繁体官
- 五笔PNHN
- 五行木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