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敌如虎
拼音:wèi dí rú hǔ
注音:ㄨㄟˋ ㄉ一ˊ ㄖㄨˊ ㄏㄨˇ
词性: 成语

畏敌如虎的意思

词语解释:

怕敌人像害怕老虎一样。也作“畏敌若虎”。

引证解释:

⒈ 害怕敌人就像害怕老虎一般。

语本《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復出祁山” 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贾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 司马懿 )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宣王病之。”
明徐光启《谨申一得以保万全疏》:“省兵之餉并以厚战士,以精器甲,自然人贾勇,何至如今畏敌如虎,视营伍如蹈阱乎?”

网络解释:

畏敌如虎

  • 畏敌如虎是一个汉语词汇,指害怕敌人如同怕虎一般,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怯战。
  • 畏敌如虎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女真人彻底汉化以后,已经没有了百年前崛起时候的血性,军中游惰,军前怠慢,畏敌如虎
    • 2、为此,明军在与清军的战斗都是处于下风的,畏敌如虎的风气一时之间在整个明军中蔓延。
    • 3、其实要说这次俺答乱京,一大半是因仇鸾这狗贼畏敌如虎而起。
    • 4、卢植心中暗暗失望,二人受命平定妖贼,却是畏敌如虎,但两人地位甚高,与寻常部将不同,倒也不就出口斥责。畏敌如虎造句。 
    • 5、蒋鼎文和汤恩伯对统帅部的命令是阳奉阴违,又畏敌如虎,怎么可能主动出击!
    • 6、远方大同镇主力明军屯扎之处,王朴正站着,他不敢乱动,他畏敌如虎

    字义分解

    • 拼音wèi
    • 注音ㄨㄟ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LGEU
    • 五行

    (1)(形)害怕

    (2)(动)畏惧。

    (3)(动)佩服。

    • 拼音
    • 注音ㄉㄧ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DTY
    • 五行

    (1)(名)敌人。

    (2)(动)抵挡:所向无~。

    (3)(形)相当:势均力~。

    • 拼音
    • 注音ㄖㄨ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VKG
    • 五行

    [ rú ]

    1.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3.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4. 到,往:如厕。

    5.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6.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7. 与,和:“公如大夫入”。

    8.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10. 表示举例:例如。

    11.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12.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13. 姓。

    • 拼音
    • 注音ㄏㄨ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HAMV

    1.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虎口(a.喻危险境地;b.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虎穴(喻危险境地)。虎符(古代调兵的凭证,用铜铸成虎形,分两半)。虎狼(喻凶残的人)。虎头蛇尾。虎踞龙盘。龙腾虎跃。

    2. 勇猛、威武:虎将。虎势。虎劲。虎威。虎虎。虎气。

    3. 古同“唬”,威吓。

    4. 古同“琥”,琥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