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揆梼昧
拼音: | bù kuí táo mèi |
注音: | ㄅㄨˋ ㄎㄨㄟˊ ㄊㄠˊ ㄇㄟˋ |
不揆梼昧的意思
词语解释:
自谦之词。谓不自量,愚昧无知。
引证解释:
⒈ 自谦之词。谓不自量,愚昧无知。
引晋郭璞《<尔雅>序》:“璞不揆檮昧,少而习焉。”
邢昺疏:“揆,度也。檮,谓檮杌无知之貌。昧,闇也。 郭氏言己不度其无知闇昧,自少小而习此书焉。”
字义分解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chóu,táo,dào
- 注音ㄔㄡˊ,ㄊㄠˊ,ㄉㄠˋ
- 笔划11
- 繁体檮
- 五笔SDTF
- 五行木
chóu
1. 刚木,木材坚硕的树:梼树。青梼。
2. 古同“筹”,数码。
táo1. 〔梼杌〕a.古代传说中的恶兽;b.古代传说中的恶人;c.中国春秋时楚国的史书。
2. 〔梼昧〕愚昧无知。
3. (檮)
dào1. 棺。
与不揆梼昧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