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浆
拼音:shàng jiāng

上浆的意思

词语解释:

将淀粉、明胶、羧甲基纤维素等调制好的浆状液体均匀涂布于织物上并烘干的整理过程。目的是获得硬挺、平滑和手感厚实的效果。

国语词典:

将纱、布、衣服等,浸在用淀粉等加水制成的黏性液体中,称为「上浆」。上浆后晒干的衣物较为挺直、熨贴。

网络解释:

上浆

  • 上浆是烹饪专用语,指用水淀粉和鸡蛋清包裹原材料以保留其水份使其滑嫩,多用于滑炒。防止或减少纱、线在织造时产生断头,提高工作效率,将纱、线用浆料进行处理以增加其强度,也称为上浆。
    • 1、洗煤、冶金、织物上浆、混凝土吸水、建筑装修、土壤改良等。
    • 2、经上浆的棉织物必须经过退浆处理,以增加棉织物对水的吸收性。
    • 3、放手去用的食材:水果蔬菜;未经处理的肉类;未上浆的鱼肉;任何明确不含乳制品的东西;豆浆;椰浆。
    • 4、洁力上浆粉是一种以小麦淀粉为主的浆粉,它可以直接使用或配成溶液使用。
    • 5、将鲜贝洗净,切成薄片状,放入碗中,加适量精盐、味精、黄酒、鸡蛋清、湿淀粉,腌制上浆
    • 6、将鲜贝加入盐,鸡蛋清,水淀粉,上浆,抓匀,配料洗净均匀切小丁。

    字义分解

    • 拼音shàng,shǎng
    • 注音ㄕㄤˋ,ㄕㄤ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HHGG
    • 五行

    shà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3.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4.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5. 去,到:上街。

    6. 向前进:冲上去。

    7. 增加:上水。

    8.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9. 涂:上药。

    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11. 拧紧发条:上弦。

    12. 登载,记:上账。

    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shǎng

    1.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 拼音jiāng,jiàng
    • 注音ㄐㄧㄤ,ㄐㄧㄤˋ
    • 笔划10
    • 繁体漿
    • 五笔UQIU
    • 五行

    jiāng

    1. 比较浓的液体:豆浆。纸浆。灰浆。浆果。浆液。

    2. 用粉浆或米汤等浸润纱、布、衣服等物:浆洗。

    jiàng

    1. 同“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