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伞
拼音:yáng sǎn
注音:一ㄤˊ ㄙㄢˇ
词性: 名词

洋伞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用铁做伞骨,蒙上布﹑绸子或尼龙做成的伞。这种伞由外国传入,故名。

引证解释:

⒈ 用铁做伞骨,蒙上布、绸子或尼龙做成的伞。这种伞由外国传入,故名。

丁玲《团聚》:“她擎一把黑洋伞,挟一个衣包。”
吴组缃《山洪》二二:“另一个瘦长的身影在前头,手臂挽着一把洋伞,摇摇摆摆慢踱着,是保长。”

国语词典:

由西洋传入的伞。用铁或钢等制成骨架,布或绸等制成伞面。今专指遮太阳用的伞。

网络解释:

洋伞

  • 用铁做伞骨,蒙上布、绸子或尼龙做成的伞。这种伞由外国传入,故名。
    • 1、倘若天气燠热,她就浮上湖面,鳞光闪闪,似与人逗引,头上一翦百合叶片斜斜遮荫,又似一束小洋伞斜斜靠倚。
    • 2、磨枯了起码两小时,等把外造型尖锐,犹如合拢洋伞又似缩小版骑士矛,内比已产三支“劣化魔法飞弹发射器”。
    • 3、一场擦身而过的台风,一把失而复得的洋伞,四十岁的都市男人,坚守自己的传统在爱女与娇妻和巧合介入的女老板之间漂亮转身。 
    • 4、林宇恒拿起一枚身着公主长裙,打着洋伞的布娃娃。
    • 5、张家自从山东迁到北京,世代务农,显赫时也有良田百亩,太爷爷下地抽着旱烟打着洋伞,后来因耍钱家道中落。
    • 6、在一个狂风暴雨天里,只拿着一把糟糕的洋伞往往会被雨淋的全身湿透。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g
    • 注音ㄧㄤ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IUDH
    • 五行

    (1)(形)盛大;丰富:~溢。

    (2)(名)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广大地方;约占地球面积的十分之七;分成四个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形)外国的;外国来的:~人|~货。

    (4)(形)现代化的(区别于‘土’):~办法|土~结合。

    (5)(名)洋钱;银元:大~|小~|罚~一百元。

    • 拼音sǎn
    • 注音ㄙㄢ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WUHJ
    • 五行

    (1)(名)挡雨或遮太阳的用具;用布、油纸、塑料等制成;中间有柄;可以张合:旱~|雨~。

    (2)(名)像伞的东西:降落~。

    (3)(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