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外
拼音:qì wài
注音:ㄑ一ˋ ㄨㄞˋ

弃外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弃置朝外。外,指京畿以外。

引证解释:

⒈ 谓弃置朝外。外,指京畿以外。

《汉书·南粤传》:“朕, 高皇帝侧室之子,弃外奉北藩於代,道里辽远,雍蔽朴愚,未尝致书。”
《新唐书·王仲舒传》:“吾久弃外,周知俗病利,得治之,不自愧。”

网络解释:

弃外

  • 谓弃置朝外。外,指京畿以外。《汉书·南粤传》:“朕, 高皇帝 侧室之子,弃外奉北藩於 代 ,道里辽远,雍蔽朴愚,未尝致书。”《新唐书·王仲舒传》:“吾久弃外,周知俗病利,得治之,不自愧。”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ㄑㄧ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CAJ
    • 五行

    (动)放弃;扔掉。

    • 拼音wài
    • 注音ㄨㄞ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HY
    • 五行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