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公
拼音:zhū gōng
注音:ㄓㄨ ㄍㄨㄥ

诸公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众公卿。
2.诸多年老长者。
3.各位人士。

引证解释:

⒈ 众公卿。

《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餘大国称侯。”
汉班固《白虎通·礼乐》:“诸公六六为行,诸侯四四为行。”

⒉ 诸多年老长者。

《史记·田叔列传》:“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
张守节正义:“诸公谓丈人行也。”

⒊ 泛称各位人士。

唐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臺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元贡师泰《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诗:“买得吴船便欲东,更骑羸马别诸公。”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三位先生,小弟有个疑难在此,诸公大家参一参。”

网络解释:

诸公

  • 诸公是一个词语,注音是zhū gōng,解释是众公卿。
    • 1、成与败在此一举,希望诸公能够与孤一道努力,只要长安还在那就还有希望!
    • 2、赵胜下意识看了看赵祧,根据富丁有一搭没一搭的品评,赵胜知道赵祧绝不是那种荐贤举能的人,而赵胜自己原先也没什么贤名,所谓的“诸公子最贤”。
    • 3、诸公何必多言!君等文采风,天下共见,而子起自负高才,目空天下,却不知曾制何经典传诸后世?恐为天下笑尔!
    • 4、逮江左初,元帝崩后,诸公始有谒陵辞陵之事,盖由眷同友执,率情而举,非洛京之旧也。
    • 5、愿诸公善事使君,以图名垂竹帛,功标青史,切勿效庶之无始终也。
    • 6、号为硕甫名臣的杜文端、冯文毅诸公,都不过仰亲贵鼻息,伴食中书过一辈子是了,天下安危,与他一毫都不相涉。

    字义分解

    • 拼音zhū
    • 注音ㄓㄨ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FTJ
    • 五行

    (1)(形)众;许多:~公|~侯|~ 君|~位|~子百家。

    (2)姓。

    (助)〈书〉“之于(於)”或“之乎”的合音:付~实施(=之于)|公~社会(=之于)|有~?(=之乎)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CU
    • 五行

    (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

    (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名)公事;公务:办~|~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

    (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