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而忘私
  • 【拼音】:  

    gōng ér wàng sī

  • 【注音】:  

    ㄍㄨㄥ ㄦˊ ㄨㄤˋ ㄙ

  •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 【字数】:  

    四字成语

  • 【简拼】:  

    GEWS

  • 【结构】:  

    偏正式成语

  • 【正音】:  

    而;不能读作“ěr”。

  • 【年代】:  

    古代成语

  • 【感情色彩】:  

    褒义成语

  • 【辩形】:  

    公;不能写作“功”。

  • 成语意思

  • 解释: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自己的私利。

  • 出处:

    汉 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 语法:

    公而忘私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

  • 示例:

    这两位同学的破釜沉舟,公而忘私的勇气,是使我私心佩服的,(郭沫若《革命春秋 创造十年续篇》)

  • 英语:

    be so devoted to public interests as to forget one's own interests

  • 俄语:

    забóтиться об óбщем,забывáя личное

  • 其他:

    <法>s'oublier soi-même dans l'intérêt du bien commun

  • 近义词:

    公而忘私

  • 反义词:

    损公肥私假公济私损人利己自私自利患得患失以权谋私假手于人

    • 1、他这种公而忘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 2、做个公而忘私的官吧!
    • 3、他公而忘私,从不考虑个人得失。 ()
    • 4、王村长公而忘私,为人民办事。
    • 5、我们要学习雷锋同志那种公而忘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 6、我们要学习焦裕禄那种公而忘私的精神。

    字义分解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CU
    • 五行

    (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

    (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名)公事;公务:办~|~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

    (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MJJ
    • 五行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 拼音wàng
    • 注音ㄨㄤ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NNU
    • 五行

    (动)忘记:~掉|难~。

    • 拼音
    • 注音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TCY
    • 五行

    (1)禾名。

    (2)(形)属于个人的或为了个人的:~产|~仇。

    (3)(名)私心;私利。

    (4)秘密而不合法:~法|~党。

    (5)(形)暗地里、私下:~通|~了。